2025 ESC血脂管理指南更新:8张表格,重点一文速览!
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核心环节,其管理策略的演进一直备受临床关注。2025年8月29日至9月1日,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,基于2019年ESC与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(EAS)联合发布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,本次大会公布了
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核心环节,其管理策略的演进一直备受临床关注。2025年8月29日至9月1日,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(ESC)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,基于2019年ESC与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(EAS)联合发布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,本次大会公布了
吃了一年他汀,血脂还没降下来?你可能吃错了时间。他汀类药物,是控制血脂的一线兵器,可惜很多人吃得“错时又错法”,白白花了钱,还冒了风险。
人的身体,不是一天垮的。高血脂也不会一下子把人击垮,但忽视它的“慢刀子”,才是真正要命的事。它不会让你当场倒下,却在悄悄“改写”你的身体结构和未来健康。有人觉得自己还年轻,有人觉得自己不胖,有人觉得自己运动多——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你忽视它的理由。
难道真的是命不好?还是说,这种病,其实早就悄悄埋下了种子?更让人心惊的是,有些人每天吃得挺“正常”,饭菜油腻点、偶尔烧烤、甜食不离手,心想着人嘛,总要吃点喜欢的。可偏偏,这些被忽视的“口腹之欲”,也许就是把血管一点点堵死的“元凶”。
谁能想到,早餐桌上那块奶油吐司、夜宵里的火锅肥牛,竟然在不动声色地“滋养”颈动脉里的斑块?斑块这东西,长在血管里,它不吭声、不疼不痒,却可能有一天突然“爆雷”。很多人平时健步如飞,却在无声之间埋下了健康隐患。
声明: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,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,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。文中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,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他刚满六十,身体看着硬朗,走路不慢,饭量不小,连麻将都能连打四圈不眨眼。可就在一个平常的清晨,他突然摔倒在卫生间里,再也没有站起来。
先别急着翻白眼,说什么自己不吃肥肉、不喝甜饮料、天天快走一小时。问题可能压根不在你以为的地方。就像有的人天天养花,花却总蔫,根本原因不是水不够,而是太阳太少。血脂紊乱也是这个理——不是你没管,而是你管错了方向。
很多人一听“高血脂”,就觉得是中老年人的专属,其实不然。现在连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,体检时也被查出血脂偏高。饮食结构变了,生活节奏快了,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成了普遍问题。冬瓜汤,恰好是个温和的补救方式。
在当今注重健康的时代,心血管养护已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。在众多的日常营养补充方式中,高品质鱼油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备受青睐。纵观全球知名的鱼油产品,它们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卓越特性:它们通常源自于寒冷、纯净的深海海域,远离工业污染,确保原料的纯净与安全;采用先进的精
快走——这个听起来“平平无奇”的动作,可能比你以为的强大得多。不是慢悠悠散步,也不是咬牙切齿的跑步,而是那种稍微出汗、说话略喘、但还能坚持半小时的节奏。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研究在说:经常快走的人,得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几率,真的低了不少。
门诊上,问“医生我胆固醇高,还能吃虾吗?”的患者,一周能碰上四五个。有年轻人刚体检完吓得不敢吃,怕“血管堵”;也有中老年人掂着一只虾纠结半天,左右为难地问我:这虾,是不是等于“心梗预告片”?
高血脂不是富贵病,它是生活方式的回音。很多人一听“脂”字就怕得要命,其实人体离不开脂肪,但怕的是血脂异常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。这种脂肪一旦在血管里“赖着不走”,就像管道里的油垢,时间久了,问题就大了。
现在的早餐,早已不是“早起喝点粥”的年代。外卖一键下单,奶茶、蛋糕、煎饼、炸鸡,样样齐全。吃得心满意足,血脂也在悄悄爆表。不是马上就倒下,而是像温水煮青蛙,一点点把你推向血管堵塞、心脑意外的边缘。
可真的是这样吗?花生一粒都不能吃?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,但也不禁让人怀疑:高血脂是不是被“妖魔化”了?或者说,我们对它的了解,真的准确吗?
从临床角度说,血脂异常包含高胆固醇、高甘油三酯、高低密度脂蛋白等多个指标异常。每个指标的意义不同,但最后指向的路径基本一致——心脑血管出问题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56岁,退休前是小学老师,饮食清淡,不抽烟,不喝酒,体型也算标准。她怎么也没想到,体检报告上那串数字会亮红灯:甘油三酯5.8mmol/L。
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“坏胆固醇”)高了,会加速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,时间久了,形成斑块,血管变窄变硬,动脉粥样硬化就这么开始。肝脏里的甘油三酯一旦多了,就会堆成脂肪肝,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,乃至肝硬化。
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,以为只要不碰肥肉就万事大吉。但高血脂这事儿,从来不是“你吃了什么”那么简单,而是“你吃了多久、吃得多不多、吃得规律不规律,以及你身体怎么处理这些东西”的综合结果。